系统神学人论基督论圣灵论

初信造就-旧约概览

圣经中的得胜者和失败者

福音真理班

授課:牧长同工
教室: W205教室
Zoom Meeting: 833-3963-9202
基督徒的管家职分

以福音为中心的社群

以弗所书和腓立比书

旧约概览

士师记

用灵与悟性歌颂神

吕允智、赵炳林、黄呈熙、倪灏、刘高翔
教室:W103教室 Zoom ID: 839-4514-5514
今年的春季主日学,我们将继续学习古德恩《系统神学》的第三部《人论》和第四部《基督论与圣灵论》,深入探讨人类的本质、罪的影响,以及基督与圣灵在救恩中的关键工作。本课程共12课,包括(1)人的受造;(2)男性与女性;(3)人性的本质;(4)罪;(5) 神与人之间的圣约;(6)基督的身位(上);(7)基督的身位(下);(8)基督的赎罪(上);(9)基督的赎罪(下);(10)基督的复活与升天;(11)基督的职分;(12)圣灵的工作。
第三部《人论》强调,人是按神的形象所造,因此具有尊严和价值。虽然男性与女性在本质上平等,但承担不同的角色。人的本质包含身体与灵魂,因亚当的堕落,我们都承受了罪咎和罪性,需要面对神的公义审判。
第四部《基督论与圣灵论》指出,基督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却只有一个位格。基督为我们赎罪的原因是神的慈爱和公义,性质是站在我们的地位上顺服父神,并为我们受苦。基督的复活是我们重生和称义的保证,也是我们将得到完全复活身体的保证。基督升天后,坐在父神的右边,得着荣耀与尊贵。基督的职分包括先知、祭司、君王。圣灵的工作包括赐下能力、洁净、启示、使人合一,并在我们的生命中持续动工。
希望透过《系统神学》的学习,不仅帮助我们建立稳固的神学根基,并且可以深入地认识自己、认识基督,经历圣灵的更新。欢迎弟兄姊妹踊跃参加主日学课程,共同领略基督测不透的丰富,在至圣的真道上建立自己。
庄志豪,颜迎,江纬凡,周小伟
二楼会议室(201教室)
这门主日学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旧约圣经的内容、背景、主要主题及神学意义。本课程将带领学员探索旧约的历史、律法、诗歌智慧书及先知书,理解上帝与以色列民的关系,以及救赎计划在旧约中的启示。通过学习,学员将更深入地认识旧约如何预表耶稣基督,并在信仰生活中找到实践的指引。本课程适合对基督信仰、圣经历史及神学知识感兴趣的初学者和新信徒。即使您已有一定的圣经基础,也可以通过这次学习加深对旧约的理解,串联圣经整体的救赎脉络。欢迎加入我们,带着渴慕的心来学习旧约圣经,一同成长、扎根于神的话语。
谭新宇,张仁荣,周正华,李季
教室:二楼图书馆 Zoom ID: 707-389-816
《圣经中的得胜者和失败者》是一门为期12课的专题课程,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圣经中的12位关键人物,探讨他们生命中的得胜与失败之处,从而帮助我们反思自身的生命旅程,追求属灵成长。课程将以圣经为核心,从信仰和实践的角度分析这些人物的经历,探讨他们在顺境与逆境中的抉择,并从中总结可供借鉴的教训。
课程内容概览:
亚当:从完美伊甸园的起点到人类堕落的开端——顺服与责任的重要性。
挪亚:大洪水中的信心与顺服,但在得胜后的软弱中显露缺陷。
亚伯拉罕:信心之父的高峰与低谷——信心与顺服的试炼。
以扫:轻看长子名分的后果——短视决策与属灵传承的教训。
约瑟:苦难中的得胜者——忠心与饶恕带来的最终荣耀。
摩西:领袖的成长之路——从胆怯到勇敢,但未能完全顺服的遗憾。
参孙:力大无穷的士师——恩赐的滥用与悔改的力量。
扫罗:以色列首任王的堕落——从谦卑到骄傲的警戒。
大卫:合神心意的王——信靠中的得胜与道德失败的反思。
亚哈:邪恶的典范——权力、偶像崇拜与悖逆的毁灭性后果。
约拿:不情愿的先知——神的怜悯与人性的刚硬。
但以理:异国中的忠心——信仰的坚守与智慧的榜样。
课程目标:
学习圣经人物的故事:了解每个人的生平、经历和他们与神的关系。
分析得胜与失败的因素:从圣经的观点剖析这些人物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并理解背后的属灵原则。
应用属灵教训:通过讨论与反思,学习如何避免失败的陷阱,并汲取得胜的智慧,为自己的信仰生活提供指引。
课程特色:
结构化学习:每课聚焦一位圣经人物,涵盖故事、分析与应用。
互动讨论:鼓励学员分享心得体会,从彼此的交流中获得灵感。
属灵反思:通过对比圣经人物的得失,帮助学员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生命中的挑战与机会。
无论你是信仰初学者还是追求深入的基督徒,这门课程将帮助你从圣经中汲取智慧,让你在属灵旅程中更加得胜,少走弯路。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启迪心灵的学习之旅!
授課:牧长同工
教室: W205教室
Zoom Meeting: 833-3963-9202
基督徒的管家职分是圣经的概念。根据圣经的教导,我们拥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时间、才能和财富等等,都是来自上帝的礼物,我们要用来荣耀他。圣经教导说,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和维持者。他拥有一切,也给了我们所有的一切。我们是上帝创造物的管家,我们有责任来智慧地使用他的创造,并妥善地管理这个被造的世界。
基督徒的管家职分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反映了我们对上帝的爱,我们用行动来取悦他。我们用行动表示,“上帝,我感谢你赐予我的一切。我会智慧地使用它来荣耀你。”
下面是具体的课程题目:
1 圣经的管家观
2 身体和思想的管理
3 时间的管理
4 金钱财物的管理
5 网络和电子产品的使用
6 属灵恩赐与教会的服事
7 教导与敬拜的服事
8 关怀与行政的服事
9 职业和工作
10 自然环境的保护
11 政治和社会责任
12 总结:作好管家,谨防失败
授课:倪灏、魏玉萍
教室:教会图书馆
无网上授课
靠著神的恩典, 我們相信《以福音為中心的社群》这门课能夠: 第一, 深化對福音的理解; 第二,幫助從「立志」成為以福音為中心的社群,「蛻變」成真正以福音為中心的社群。本课是為了造就社群,這不是個別的聖經研究, 自己一個人搞定即可。這是專為社群設置的環境, 是為了讓人從中學習、處理與提出建言, 很適合教會外展及校園宣教。对于迫切需要福音的蛻變與更新, 這门课會提供一個好的起點。本课使用的教材是建基於並延續羅伯圖恩和威爾沃克合著的《以福音為中心的生活》(The Gospel Centered Life by Bob Thune and Will Walker)的主旨。
授课:谭新宇、李景昆、李季、涂强
教室:201
Zoom Meeting: 707-389-816
这是保罗所写的监狱书信中的两卷。
以弗所书的主题,是讲述教会与基督的关系。教会乃是基督的身体,这身体是包括一切在基督里的人(1:1)不论任何种族、任何阶级,是犹太人,或是外邦人,都在基督里成为一. 这时保罗既在监狱中,没有其他工作,于是就在安静中想到各地教会的普遍需要。他想到许多信徒对于教会的奥秘──神在教会所定的奇妙旨意,以及信徒在这属灵身体中相互的关系──还没有甚么认识,就在本书中,把自己从神那里所得特别的启示,即关于福音的奥秘,解明出来──「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3:6),并且藉基督耶稣的宝血,犹太和外邦中间隔断的墙已经拆毁了;双方同是神家里的人,同在基督的身体上,互相作肢体了。
腓立比书,保罗想表示他对腓立比人一如既往对他的支持的谢意。同时,保罗发觉腓立比教会在灵性和道理上都有些小错误,因而要藉这机会改正他们. 使徒在本书中提到自己的见证特别多,在劝勉之中常用他本身的经历为勉励。在开头的感恩语中,就讲述他自己如何为腓立比人感谢代祷,其后又提到他自己怎样在监狱中为基督的福意作见证。他在驳斥割礼派的异端时,也以他自己认识基督的经验作为辩论的根据。这表示保罗跟腓立比信徒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对他们说话可以坦然,不用顾虑他们会对他有甚么疑惑。所以本书的语气很像对密友交谈。本书的2:5-11论基督降卑与升高之榜样,是全圣经著名之教训之一。本书常常提到「喜乐」,这显然是本书的重要信息之一。本书也常提到信徒共同的生活。
授课:董鎮生、刘高翔、周小伟、吴一飞
教室:W103
Zoom Meeting: 839-4514-5514
本课程《旧约概览》针对有心研经者的需要,将旧约圣经中各卷书之作者、日期、写作地点、目的、主旨、简介、历史背景、大纲及章题等,均作一有系统之介绍。主要内容摘选自马有藻/张西平合著的《旧约导读》,华人基督徒培训供应中心出版。原书内容简明、扼要、易读,对各卷书之作者、写作日期、地点等均按一般保守派学者之结论为根据,且因是导读,故对各种学术性之争论也不涉及。
希望学生在上课前,先速读旧约圣经一遍或至少先速读创世记至历代志下一遍。
授课:徐大本,谭新宇,李景昆,周正华
教室:201(二楼会议室)
Zoom Meeting: 707-389-816
士師記的時期是在約書亞記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進入迦南地) 和撒母耳記上 (以色列人第一個君王掃羅被撒母耳膏立) 之間。有人認為本書中心思想是擾亂,因為本書中見到以色列沒有王,所以內部多擾亂事情;由於以色列人對神遠離,所以外部--迦南諸族與其他外族,相繼來擾亂以色列人。其實,以色列人內部「擾亂」引來的是神的審判,而外族來的「擾亂」就是神審判的具體表現。審判之後,以色列人表現了「悔改」,於是神興起士師來拯救以色列人,這是神的「救恩」。所以本書的中心思想可說是「審判和救恩」。
授课:周从迪,杨慧容,付未轩,魏大程,陈岱纯,赖品秀,邝秀霞,倪灝
教室:二楼诗班房
僅有实体课程
感谢主赐给我们诗歌可以歌颂祂,教会第五册诗歌本已经出版一年,很多诗歌是不是很陌生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4章中提到 “我要用灵祷告,也要用悟性祷告;我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 本期主日学教会音乐同工会通过教唱诗歌的方式来教授基础乐理知识和声乐技巧,让我们可以善用技巧常识来理解诗歌结构,用心灵和诚实唱出诗歌的内涵,并学习用简单易懂的手势带领小组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