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福主日学

读经的艺术

如何为你的孩子祷告

福音真理班

福音真理班

授課:牧长同工
教室: W205教室
Zoom Meeting: 833-3963-9202
基督徒的管家职分

以福音为中心的社群

以弗所书和腓立比书

旧约概览

士师记

赵炳林、石翔、杨腾霄,汤秉文
教室: 二楼会议室(201)
三元福音倍进布道(Evangelism Explosion,简称三福),由美国甘雅各牧师于20世纪50年代末创立,目标是领人归主、门徒训练、教会增长。自1997年毛牧师在主恩堂开始三福培训,至2019年已举办24届,装备197位同工,累计1500–2000次探访,许多同工有30–40次以上个人布道的经验。1997–2018年,教会共有611人受洗,平均每年约30人。三福信息简明有力,既帮助慕道友掌握福音全貌,也动员基督徒得时不得时,有传福音的意识,在生活中为主作见证。将布道生活化、生活布道化。因疫情停办多年的三福,今年将迎来第25届培训,在延续扎实内容与实地操练的基础上,此次也会增加一些贴近当下文化的传福音观念和方式,帮助基督徒更有效地与不同背景的人分享福音。欢迎尚未参加过的弟兄姐妹报名,一同回应主耶稣的大使命。也欢迎以前三福的老队友重出江湖,温故而知新,一起在福音事工上,有更多的美好的同工和配搭。
庄志豪,黄呈熙,谭新宇,张仁荣
教室:W103教室 Zoom ID: 707-389-816
本课程致力于为读经者提供阅读圣经的指引与实用的原则,使圣经的教导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实际功效。圣经乃是神的启示、无价的福音以及永不动摇的真理,并非陈旧的历史文献,其信息至今依然与我们的时代紧密相关。但要使圣经的信息真正发挥作用,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解读方式。许多读者在读经时,除了偏好那些符合自己喜好的经文外,往往缺乏明确的诠释原则。我们需要思考:作者当时究竟想表达什么?对我个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哪些是跨越时空、不受环境限制的原则?哪些仅针对特定背景与处境?圣经包含多种文学形式,诗歌、叙事、比喻、历史、预言等。而每种体裁都应以不同方法来解读,不能一概而论。本课程旨在帮助渴慕神话语、立志深入明白圣经的人,不论是刚信主的,还是已经跟随主一段时间的弟兄姊妹,都能从中得着实际的造就与启发。欢迎弟兄姊妹参加!
授课老师:倪灏, 魏玉萍, 李永福
(个别课程特约:颜迎师母,韩思史师母)
教室: 二楼图书馆
为人父母既是最美好的祝福,也是最不容易的责任。它能带来无比的喜乐,却也常常让人感到疲惫和挫折。当孩子顺利成长时,我们觉得欣慰满足;当遇到困难时,却又感到无助。史多美·奥玛森所著《如何为你的孩子祷告》为父母指出一条重要的道路——透过祷告来守护、牧养和引导儿女。书中涵盖许多关键主题,如:爱与接纳、尊敬父母、抵挡叛逆、家庭关系、友谊与人际交往等。 在孩子生命的每个阶段,他们都极其需要父母的祷告,而祷告能带来超乎想象的祝福和能力。关键不是单靠父母有限的力量,而是把担忧交托给那位最有智慧、最有经验的天父。一步一步地,在祷告中涵盖孩子生命的细节,就能经历神奇妙的带领和保护。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借着祷告,把孩子的未来交在神的手中,使他们每一天都行在神的祝福里。
牧长同工授课
教室: W205教室
本课程帮助慕道朋友及预备受洗的弟兄姊妹更清楚认识福音真理,倚靠基督,经历救恩。课程内容包括:
1)认识神. 2)认识圣经. 3)认识基督(1):基督的宣告. 4)认识基督(2):基督的受难. 5)认识基督(3):基督的复活、升天与再来. 6)认识圣灵. 7)认识人. 8)认识救恩. 9)邀请与回应. 10)作主门徒. 11)认识教会. 12)受洗与圣餐。
洗礼是主耶稣对门徒的要求,是基督徒生命开始的外在象征,象征与基督的联合(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和同复活)及罪被洗净。洗礼见证基督的救恩,也坚固并激励信徒的信心。教会下次洗礼将于课程结束后的第二个主日举行。
授課:牧长同工
教室: W205教室
Zoom Meeting: 833-3963-9202
基督徒的管家职分是圣经的概念。根据圣经的教导,我们拥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时间、才能和财富等等,都是来自上帝的礼物,我们要用来荣耀他。圣经教导说,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和维持者。他拥有一切,也给了我们所有的一切。我们是上帝创造物的管家,我们有责任来智慧地使用他的创造,并妥善地管理这个被造的世界。
基督徒的管家职分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反映了我们对上帝的爱,我们用行动来取悦他。我们用行动表示,“上帝,我感谢你赐予我的一切。我会智慧地使用它来荣耀你。”
下面是具体的课程题目:
1 圣经的管家观
2 身体和思想的管理
3 时间的管理
4 金钱财物的管理
5 网络和电子产品的使用
6 属灵恩赐与教会的服事
7 教导与敬拜的服事
8 关怀与行政的服事
9 职业和工作
10 自然环境的保护
11 政治和社会责任
12 总结:作好管家,谨防失败
授课:倪灏、魏玉萍
教室:教会图书馆
无网上授课
靠著神的恩典, 我們相信《以福音為中心的社群》这门课能夠: 第一, 深化對福音的理解; 第二,幫助從「立志」成為以福音為中心的社群,「蛻變」成真正以福音為中心的社群。本课是為了造就社群,這不是個別的聖經研究, 自己一個人搞定即可。這是專為社群設置的環境, 是為了讓人從中學習、處理與提出建言, 很適合教會外展及校園宣教。对于迫切需要福音的蛻變與更新, 這门课會提供一個好的起點。本课使用的教材是建基於並延續羅伯圖恩和威爾沃克合著的《以福音為中心的生活》(The Gospel Centered Life by Bob Thune and Will Walker)的主旨。
授课:谭新宇、李景昆、李季、涂强
教室:201
Zoom Meeting: 707-389-816
这是保罗所写的监狱书信中的两卷。
以弗所书的主题,是讲述教会与基督的关系。教会乃是基督的身体,这身体是包括一切在基督里的人(1:1)不论任何种族、任何阶级,是犹太人,或是外邦人,都在基督里成为一. 这时保罗既在监狱中,没有其他工作,于是就在安静中想到各地教会的普遍需要。他想到许多信徒对于教会的奥秘──神在教会所定的奇妙旨意,以及信徒在这属灵身体中相互的关系──还没有甚么认识,就在本书中,把自己从神那里所得特别的启示,即关于福音的奥秘,解明出来──「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3:6),并且藉基督耶稣的宝血,犹太和外邦中间隔断的墙已经拆毁了;双方同是神家里的人,同在基督的身体上,互相作肢体了。
腓立比书,保罗想表示他对腓立比人一如既往对他的支持的谢意。同时,保罗发觉腓立比教会在灵性和道理上都有些小错误,因而要藉这机会改正他们. 使徒在本书中提到自己的见证特别多,在劝勉之中常用他本身的经历为勉励。在开头的感恩语中,就讲述他自己如何为腓立比人感谢代祷,其后又提到他自己怎样在监狱中为基督的福意作见证。他在驳斥割礼派的异端时,也以他自己认识基督的经验作为辩论的根据。这表示保罗跟腓立比信徒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对他们说话可以坦然,不用顾虑他们会对他有甚么疑惑。所以本书的语气很像对密友交谈。本书的2:5-11论基督降卑与升高之榜样,是全圣经著名之教训之一。本书常常提到「喜乐」,这显然是本书的重要信息之一。本书也常提到信徒共同的生活。
授课:董鎮生、刘高翔、周小伟、吴一飞
教室:W103
Zoom Meeting: 839-4514-5514
本课程《旧约概览》针对有心研经者的需要,将旧约圣经中各卷书之作者、日期、写作地点、目的、主旨、简介、历史背景、大纲及章题等,均作一有系统之介绍。主要内容摘选自马有藻/张西平合著的《旧约导读》,华人基督徒培训供应中心出版。原书内容简明、扼要、易读,对各卷书之作者、写作日期、地点等均按一般保守派学者之结论为根据,且因是导读,故对各种学术性之争论也不涉及。
希望学生在上课前,先速读旧约圣经一遍或至少先速读创世记至历代志下一遍。
授课:徐大本,谭新宇,李景昆,周正华
教室:201(二楼会议室)
Zoom Meeting: 707-389-816
士師記的時期是在約書亞記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進入迦南地) 和撒母耳記上 (以色列人第一個君王掃羅被撒母耳膏立) 之間。有人認為本書中心思想是擾亂,因為本書中見到以色列沒有王,所以內部多擾亂事情;由於以色列人對神遠離,所以外部--迦南諸族與其他外族,相繼來擾亂以色列人。其實,以色列人內部「擾亂」引來的是神的審判,而外族來的「擾亂」就是神審判的具體表現。審判之後,以色列人表現了「悔改」,於是神興起士師來拯救以色列人,這是神的「救恩」。所以本書的中心思想可說是「審判和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