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的故事

新约概论

以福音为中心的父母

以赛亚书 1-39章

读经的艺术

2021年暑期联合主日学

5/30 -8/15 十二课,早上9:30开始
Continue reading诗篇选读(二)

哥林多后书

旧约概论

工作的意义

授课:吕牧师、黄呈熙、于斌
教室:副堂W103
Zoom Meeting: 839 4514 5514
世界观的故事 是“How now shall we live” 的中文翻译本书名。作者是水门事案时,尼克森总统的特别行政顾问(special counsel)查理寇尔森(Charles Colson) 和福音派世界观作者南西皮尔丝(Nancy Pearcey)合写的。水门事件爆发后,寇尔森被判刑, 1974年他被关了7个月。1973年,他成为基督徒,他写了不少书,把一些出书所得捐出,成立监狱团契事工,致力于向监狱里的囚犯传福音。他极力宣扬基督徒的世界观。认为基督徒生活在受各种世界观影响的现实当中,不可能独善其身。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你会受周遭的世界观影响。因此必须知道世界观对你的生活产生的可能影响才可以维持正统的基督教世界观,进而影响周遭的文化,改变周遭的世界观 – 这是基督徒们的文化使命。
今年冬季课目我们将开“世界观的故事”这门课。我们将以“世界观的故事”为蓝本,用十二课来讨论基督徒如何在今天北美的世界观影响下活出基督徒的样式:前面六课将讨论各种世界观,在宇宙的来源,人的来源,生命的价值,罪和苦难以及救赎方面的看法和影响。后面六课将讨论在美国目前的社会氛围里的基督徒如何活出基督徒的世界观来影响周遭的文化。另外,这书是1999年出版的,20年过去了,美国的环境和当时有相同的,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希望也把最近的改变加入。这门课将会讲课和讨论并行 – 但所有的讨论必需在确信圣经无误,圣经是基督徒生活的最高的权威为基础下讨论。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授课:董镇生、王筱如、周小伟、周功耀
教室:二楼图书馆
Zoom:895 4823 8372
阅读圣经时,许多弟兄姊妹想要多知道每卷书的时代背景、简介、纲要等资料,以帮助认识各书卷之内容。《新约概论》即针对此需要,将新约圣经各书之作者、日期、写作地点、目的、主旨、简介、本书特征、大纲、历史背景及章题等作一有系统之介绍,并附图析及相关之图表作综览、分析及比较,以协助读者有全面性的鸟瞰及掌握中心思想。课程材料主要内容选摘自马有藻/张西平合着的《新约导读》,原书由华人基督徒培训供应中心出版。
本课程将采取实体上课方式在教室中教导。学生们可以即时发问,老师回答。
盼望初信者,或对新约圣经不太熟悉的弟兄姊妹们来参加。
授课:张小晓、司徒刚、徐秀蓉
教室:教会图书馆
试想一下,当从小在教会长大的孩子,主日学,AWANA, VBS一个没撇下,上大学却不再参加团契聚会,不再去教会崇拜,有的甚至离开了信仰,这对父母们是个什么样的冲击?回顾我们教育子女时,是否以孩子外在行为上的循规蹈矩为满足,却是打造更好的“法利赛人”?实际上我们已错失了孩子的心!当我们努力地向外人传讲神的福音时,是否意识到我们每天也努力地在孩子面前传讲父母版的福音?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关键原因在哪里?
这期主日学课程,帮助我们从神福音的角度审查我们每个人的教养策略,如何在孩子面前活出一个被神福音改变的真实的自己,活出信心,帮助子女建立与神之间亲密的关系,使父母的神也成为子女的神。
授课:谭新宇、李景昆、周正华
教室:二楼会议室 (#201)
Zoom Meeting: 707 389 816
以赛亚书被称为先知书中的王子。这卷书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就是整个圣经的缩影。以赛亚书被编者分成66章,前39章恰好对应旧约的39卷书,后27章对应新约的27卷书。前39章重点是神公义的审判,而后27章重点是神的救赎。本学期我们将着重于前39章。
以赛亚的服侍时期开始于乌西雅王末期,结束于希西家王早期,大约是主前740-700年。当时,犹大处于相对繁荣阶段,但亚述帝国的威胁越来越明显。在1-39章,以赛亚呼吁犹大人认罪悔改,不要依靠人,而是要依靠神。但他也预料到以色列和犹大的刚硬,结局是要受到神的审判,而审判之后仍有神的祝福。我们今天读以赛亚书,更要从耶稣基督的角度来看,明白弥赛亚的预言如何在耶稣基督身上实现,而我们仍在等待最终新天新地的来到。
授课:徐大本、黄呈熙、倪灏
教室:W103
Zoom Meeting: 839 4514 5514
本课的目的是提供读圣经的人所需要的原则与引导,使我们得到实际的帮助和益处。圣经是真神的启示,宝贵的福音,永不改变的真理。圣经不仅仅是古代的文献而已,圣经的真理与我们当今的世代,息息相关。然而我们如何才能从圣经中得到对今日生活确实的助益呢?许多人读经,除了喜欢经文的意义能投其所好之外,没有其它的解释原则。「圣经作者说这句话的原意是什么?」「这对我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区分那些是永恒适用的原则?哪些只是适用于某时某地的教导?圣经里所呈现的不同文体类型,有着不同的解释原则;诗歌不同于叙事,比喻有别于历史,预言特异于其它;因此不能以同样的方法去解释。企盼本课程对爱慕 神话语,期望更了解明白圣经的人,能够有所助益。
5/30 -8/15 十二课,早上9:30开始
Continue reading授课:谭新宇、饶承恩
Zoom Meeting: 707-389-816
诗篇是基督徒最喜欢的书卷之一。在诗篇选读(一),我们按照诗篇的主要类型分别选取了几首诗来研究和欣赏。这学期的诗篇选读(二),我们将按照诗篇的顺序,阅读前两卷所包括的72篇,其中在诗篇选读(一)介绍过的21首将不再重复。这两卷诗篇以大卫的诗歌为主,还有些诗班的作品,主要写成于大卫以及早期以色列王国的历史时期。这里的诗歌以个人性和团体性的哀歌和赞美诗为主,并有不少的君王诗和锡安歌,突出了神在耶路撒冷作王的主题。很多个人性的祈祷,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祷告,并效仿大卫作一个合神心意的人。
授课:黄呈熙、杨腾霄、于斌
Zoom Meeting:873-1246-7965
哥林多后书,是一封充满激情,个人性的书信。从这书信我们可以看到保罗,一个属灵的父亲如何关心,容忍,管教他的属灵孩子们-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姐妹们。Brian Borgman 说他越读越喜欢哥林多后书,因为书中充满了“牧者的受苦神学”。如果林前就像一个父亲在教导进入叛逆期,问题多多的孩子们,林后则像一个父亲写信给一群度过叛逆期的孩子们,向他们表明经过的心路历程。在林后里,保罗是一个透明人,让哥林多教会看见他的不只是外表还有内在的心灵。林后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保罗不止建造教会,也关心各地的教会。当耶路撒冷教会有需要,他动员各地的教会,捐助他们,给我们一个彼此关心扶持的榜样和捐献的教导。
从另外一个角度,Dane Ortlund(更好的认识圣经系列的主编)说“哥林多后书是一本我们最需要的书 – 基督徒不可能过着没有哥林多后书里保罗过的生活,因为林后告诉我们成为基督门徒的要诀 – 受苦却喜乐,在受伤却得安慰,不足却是有余,穷苦却是富足,还有许多颠覆世人”蒙福“的看法!” 透过林后,保罗给我们一个成为基督门徒的榜样-他勉励我们”效法他“-因为他效法耶稣。成为耶稣的门徒,必须效法主,在哥林多后书里保罗给我们一个效法主的榜样-!
授课:董镇生、倪灏、周正华、李季
Zoom Meeting: 839-4514-5514
本课程《旧约概览》针对有心研经者的需要,将旧约圣经中各卷书之作者、日期、写作地点、目的、主旨、简介、历史背景、大纲及章题等,均作一有系统之介绍。主要内容摘选自马有藻/张西平合着的《旧约导读》,华人基督徒培训供应中心出版。原书内容简明、扼要、易读,对各卷书之作者、写作日期、地点等均按一般保守派学者之结论为根据,且因是导读,故对各种学术性之争论也不涉及。
希望学生在上课前,先速读旧约圣经一遍或至少先速读创世记至历代志下一遍。
授课:王晓路、白玉峰、杨少华
Zoom Meeting: 873 1246 7965
本课程是根据提摩太.凯勒的书,”工作的意义”( Every Good Endeavor, by Timothy Keller)。你为何想要工作? 为何工作如此艰辛?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满足?本书将帮助你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凯勒凭藉扎实的神学功底和丰富的牧会经验,向读者简明了基督教的工作观,以及圣经中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应对工作中那些最棘手的难题,如何将信仰与工作结合起来。
课前购买: Every Good Endeavor (connecting Your Work to God’s Work)By Timothy Keller (工作的意义(在职场中活出信仰) 提摩太 。凯勒,使者书房可以买到。)
第一部分: 上帝对工作的计划
第二部分:工作出了问题
第三部分: 福音与工作